骑行
是风写下的一行草书
为有序的生活
增添无序的诗意
在热血沸腾的青春年华
湘理学子们
用车轮丈量世界
用汗水诠释热爱
他们用滚动的车轮
书写着自己的故事
感受自由,同行凝聚力量 车辆2302班的肖举从大一起就迷上了骑行。每个周末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校园时,你总能看到他骑着那辆紫色公路车出发的身影。“记得那天校园格外安静,只有车轮与地面摩擦的节奏声在耳边回荡。晨风拂过脸庞的清凉,让我突然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 肖举回忆道。 去年五月的一个阴天,肖举接到辅导员的特殊委托:“有位同学最近心事重重,你能带他骑车散散心吗?”两人沿着湘江畔骑行,途经万楼景区时,意外遇见一场热闹的露天活动。欢快的氛围中,同伴紧绷的神情渐渐舒展。虽然二十公里的路程让他们汗流浃背,但互相追逐的欢声笑语让疲惫烟消云散。返程时,一缕阳光穿透云层,他擦着汗感叹道:“骑车真的能让人忘记烦恼呢!”——那一刻,肖举在链条的节奏声中,听见了青春最清澈的回响。 去年12月,肖举作为队长参加了“青春骑行,心向韶山”活动。这段110公里的旅程让他深刻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最难忘的是第二天爬坡时,”他回忆道,“有位队员车胎爆了,我们立即停下帮忙。”细心的肖举还发现另一位队员膝盖擦伤,马上取出急救包处理。当队伍拉开距离时,他来回穿梭为大家鼓劲。带队老师称赞道:“多亏有你这样的队长。”但肖举觉得,是队员们的坚持让这次骑行如此特别。“骑行让我明白,真正的领骑者是要让整个团队一起抵达终点。” 现在,肖举正计划新学期组织更多骑行活动。“骑行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 ‘解压神器’!”风一吹,焦虑全散,自由又畅快。一路上与美景邂逅,与烟火气相拥。“希望让更多同学感受骑行的快乐,”他说,“因为每次骑行都是全新的遇见。” 追风逐日,遇见路上的温暖 信科2203班的黄娇与骑行的故事,始于大一兼职时的一次偶遇。那天傍晚下班路上,一支骑行车队从她身边飞驰而过,夕阳下闪闪发光的车轮和骑手们随风飘扬的衣角,在她心中播下了骑行的种子。 “直到和同学们第一次去株洲大桥追日落,我才真正读懂骑行的意义。” 黄娇眼中闪着光说道,“虽然中途累得双腿发软,但当看到晚霞将整座大桥镀上金边时,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感动。”从此,每周相约骑行看日落成了她和伙伴们最期待的仪式。 在她的影响下,班上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了骑行的行列。“心动不如行动”成了这群年轻人最常互相鼓励的话。每逢周末,都能看到他们三五成群地出发。路上遇到其他骑行者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就能传递彼此的理解与热情。 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去年秋天的一次经历。骑行途中遇到一位摔倒的老人,她和队友们立即停车相助。“有人递水,有人包扎,还有人陪着老人等家人,”黄娇说,“那一刻突然明白,骑行不仅是看风景,更是在书写人与人之间的故事。” 现在的黄娇,更喜欢在骑行时聆听自然的声音。她发现,当摘下耳机后,耳边掠过的风声、此起彼伏的鸟鸣、甚至远处若隐若现的城市喧嚣,都谱写成了一首独特的骑行交响曲。“每次出发都像打开一个盲盒,”她兴奋地说,“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转角会遇见怎样的惊喜。” 从新手到追梦者:热爱驱动车轮 新媒体2301班的王俊,半年前还是一个对骑行一无所知的新手。谁也没想到,短短半年时间,他已经用车轮丈量了无数公里的征程,用汗水书写了自己的骑行篇章。正如他常说的:“热爱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 记得大二开学时,王俊刚买下自行车,兴奋地骑着它穿梭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有一天室友给他推荐了学校公众号发的关于韶山骑行项目的文章,他立即提交了报名表。起初,他心里充满了期待与不安,担心自己会半途而废。从起步时的领先,到后来的落后,腿部的酸痛都没能让他放弃。每一次疲惫想停下时,队友的鼓励和自我坚持,都让他咬牙继续前进。这场两天的骑行圆满结束后,他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也对更远的地方充满向往。 不知不觉间,骑行改变了他很多。曾经在电脑前坐一整天的少年,现在出门次数越来越多。为了保持更好的体力骑行,健身代替了网络游戏;为了了解骑行知识,短视频平台推送的内容也从娱乐段子变成了专业的骑行攻略。骑行对他来说,已经不再是一项运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周末,他都会选择风景优美、美食丰富的地方去骑行打卡,留下自己的足迹。 2024年寒假期间,王俊挑战了两百多公里骑行回家,历时两天。但这对他来说远远不够,他渴望征服318国道,甚至梦想环游世界。无论是冬日寒风,还是酷夏烈阳,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踏上征程,因为热爱让他无惧风雨。车轮滚滚向前,心中杂念都被摒弃,只留下对骑行最纯粹的热爱。 骑行 是风与路的对话 每一段旅程都写满坚持和勇气 汗水滴落 车轮向前 青春的足迹在风中飞扬 上坡的艰辛 下坡的畅快 都是生命赋予的礼物 用轨迹描绘风景 让热爱诠释青春的无畏与远方 快来加入吧! 共赴这场骑行的热血之约! 迎扫码进群 加入湘理骑行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