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推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中来”。中文2204班曾楚材在郴州市北湖区2024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负责人见面会上说道。今年寒假是他负责返家乡活动的第二年,相较于前一年的稚嫩、局促,这一年他实现了全新的蜕变。
组织开展志愿活动近百场,平均每天开展志愿服务3.9个小时,一年1429小时,服务人数10000+,这组数字是2022-2023年度郴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曾楚材返乡实践的最好证明。数字背后,是他用脚步进社区下乡村,在行动中不断成长自己,助推返乡青年投入基层实践的精彩故事。
图为 曾楚材参与郴州市2023年3月学雷锋启动仪式
今年寒假,曾楚材提前谋划,进行了详细的活动规划,成功组建了一支“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有效推动600余名北湖返乡青年投身一线实践,确保北湖区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迈出了第一步,才会有下一步
返乡之后,曾楚材怀着满腔热情,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在起初实践时,他便遇到了重重困难与阻碍,工作很难进一步得到开展。实践的地点、方式,以及联系相关负责人的途径,这些实际问题如同一座座峻岭,阻挡在他追求实践的道上。“要想跨越这些障碍,必须严谨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准备工作,以确保能够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去。”曾楚材握紧拳头,一边说道。
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人往前走,困难才会往后退。从未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他,选择用最“笨”的办法,通过在志愿汇、湖南志愿服务等小程序上找到郴州市志愿者协会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以发短信,打电话的方式进行联系沟通,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他搬离了这一座座大山,有幸成为了志愿者协会的一员。
图为 曾楚材参与志愿服务时拍摄
2023年寒假,北湖区的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尚处于发展阶段,参与其中的返乡青年人数相对较少。看到这一现状的曾楚材,心中萌发出一个念头——推动更多青年学子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他怀揣着理想,即刻做出行动,主动向活动组织方争取实践机会,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看法,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认可和支持,成功被任命为“返家乡”学生总负责人。
随着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推进和宣传力度加大,参与“返家乡”活动的青年人数不断增多,活动的频次也由原先的一天一场逐步增加至一天两场,甚至三场。
图为 曾楚材参与“扫雪除冰”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初期,他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活动策划、宣传文案撰写经验不足等挑战,原有经验已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工作需求。每天凌晨五点,他都会提前起床进行详尽的日常活动安排,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面对迎面而来的多重挑战,曾楚材认识到了他个人能力的局限性。于是他主动请教他的师傅——郴州市北湖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何忠攀,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挫折。何忠攀秘书长在了解情况后,对他说道:“反复做同样的事情而没有进步是不可取的,你要认识到个人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与互补特长的伙伴合作才能更好更高效的开展工作”。
这番话让曾楚材立刻顿悟,他立即变通工作方法,以北湖区返乡大学生为主体,根据其专业适配,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综合考量,以北湖区青年志愿服务伙伴孵化培育志愿服务项目为依托,成立了北湖区大学生返家乡负责人团队,在活动中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团队成果显著,于2024年寒假开展主题活动21个,助力672名北湖返乡青年参与到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来,总志愿时长达7094个小时。
图为 开展北湖区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负责人集体会议
踏实走每一步,每一步都算数
“哪里需要我,我就会去到哪里。在这广阔天地,青年大有可为。”这句话印刻在曾楚材的心中,引领着他走向了一条服务社会的志愿道路。
在大学生普法志愿者寒假“送法下乡”活动中,曾楚材与其他普法志愿者走街下乡,通过向沿街商户和返乡务工市民发放法治读本和宣传手册;在普法摊位上面对面解读法律知识、解答群众法律咨询,为村民及青少年普及未成年人保护、防范电信诈骗等与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当宣讲向小朋友提问,他们能迅速且准确说出答案时,我的内心成就感满满。”曾楚材透露自己的心声,用自己的青春力量,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图为 曾楚材进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普法宣讲活动
“你们没来之前,我以为支教的课堂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我一开始很消极,现在的我真的很开心,你们下次还会来吗?”欢送仪式上,一位小女孩对北湖圆梦青年志愿支教团的成员曾楚材说道。
回想起自己在仰天湖乡永春中心学校支教的点点滴滴,曾楚材感慨万分。“靠近河流,宿舍洗澡的水是河水;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交通不便......”面对这些困难,曾楚材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教育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期间,他与团队支教志愿者们一起,认真备课,团结协作,为80余名青少年带去了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图为 “科技筑梦 翱翔蓝天”圆梦课堂
不啻微茫,造炬成阳。在曾楚材一次次的努力下,努力终究会被看见。他的送法下乡个人事例受到红网时刻报道,获评湖南省“最美公益普法个人(送法下乡)”特别突出贡献奖,其《送法下乡特殊贡献奖候选|曾楚材:彰显普法“新生”责任担当》一文获得广泛关注,全网浏览量达10w+;参与拍摄的团队支教宣传视频《有我》登上中国青年志愿者官方公众号;因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表现较为突出,被评为2022-2023年度郴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
图为 参与2023年团中央“圆梦工程”志愿服务项目研讨会团队合影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每一次经历,每一次蜕变,都是一次认知的突破,更是一次关键的成长。2023年寒假,共青团郴州市委组织开展郴州市第一届“青益杯”青年志愿项目服务大赛。曾楚材积极投身于大赛的筹备工作。
当他真正参与进来后,却发现参赛的不易。个人缺乏大赛实战经验、协会项目资料没有专人完善,导致资料不连贯、活动照片搜集困难等问题接踵而至,使他一度陷入迷茫与困惑。面对这些挑战,曾楚材所在团队在线上积极交流,做好资料收集整理,PPT制作,路演答辩演练等大赛准备工作,在一次次失败中推翻又重来,力求最佳的展示效果。
图为 曾楚材参与湖南省“青马工程”社会组织骨干培训班
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在团队的努力下,协会“阳光电力 点亮福城”、“文明旅游 守护福城”志愿服务项目分获郴州市第一届“青益杯”青年志愿项目服务大赛金、银奖,曾楚材个人获协会特别突出贡献奖,并作为金奖获奖代表接受郴州市新闻联播的采访报道。
“曾楚材这个孩子,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有自己的闪光点,但他总是不自信,不敢尝试。但他在参加比赛中表现出的认真和执着,让我看到了他的成长和进步。希望他能够继续保持这种态度,不断学习进步,为志愿服务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郴州市苏仙区福地志愿者协会李艳兰会长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图为 曾楚材作为金奖获奖代表接受郴州新闻联播的采访
当问及为什么热衷于志愿服务时,曾楚材总是说:“志愿服务是行动,是力量,是团结,更是一个简单的善意。作为湘理学子,有能力也有责任去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图为 北湖圆梦青年志愿支教团部分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