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朋友问我暑假在干什么?其实我在......
发布时间:2025-08-09 来源:湘潭理工学院 浏览量:85

炽热盛夏,青春湘理!

学子无畏骄阳,奔赴实践一线。

且随青春身影,

看其化理论为实践,

用热忱点亮微光!


“红”润乡土 “竹”福三农

——“红韵竹风”三下乡实践团

2025年6月23日至29日,湘潭理工学院“红韵竹风”三下乡实践团深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柘溪镇开展了以《“红”润乡土,“竹” 福三农——赋能“山乡巨变”的新范式》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期间,队员们跟随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探寻红色文化与竹资源,围绕二者深度耦合展开热烈探讨。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深入调研项目可行性与延展性,还走访了竹制品企业及非遗传承人,实地了解竹产业发展情况。

团队向当地政府建议,结合资源禀赋打造 “红色文化 + 竹文化” 融合文创产品,让两种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在安化团县委座谈会上,队员们详细分享调研成果,建言统筹资源融合发展,团县委副书记车德衢充分肯定了他们“真题真做”的实践视角与行动,还从多个方面提出期望。

目前,共青团安化县委员会、柘溪镇政府已发来《表扬信》予以高度评价。团队表示将持续跟踪当地产业发展,深化研究分析,形成综合报告,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数字赋能 辣酱兴乡

——“丰味探源”社会实践团队

当青春智慧邂逅百年非遗,数字技术便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2025年6月30日至7月6日,湘潭理工学院“丰味探源”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娄底市双峰县丰新农业,聚焦“谢老倌”辣酱品牌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以数字技术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拥有四百余年历史的永丰辣酱,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省级非遗,其古法工艺独特。团队瞄准线上市场,迅速在各平台搭建“直播 + 短视频 + 图文”营销矩阵,改编歌曲《辣酱乡愁》、创作创意舞蹈及中英双语宣传片,推动线上销量环比增长150%。

实践不止于线上推广,队员深入生产一线参与制作,拍摄《一日匠人》短片,化身主播讲述生产细节,使直播间互动率增长40%。结合企业善举,提出的“文化IP + 公益营销”方案被纳入年度规划。活动中,团队与相关方达成长期合作,未来将共建校园电商孵化基地,探索融合模式,以专业知识诠释青年担当。


慈利探秘 鲵启振兴

 ——扬帆霓航实践团

2025年6月22日至30日,扬帆霓航实践团奔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深入探究大鲵的商业价值与科技成果,为乡村振兴助力。

实践期间,团队走访大鲵生态养殖合作社、中国大鲵生物科技馆等多处地点。通过实地考察,他们深入了解人工养殖大鲵的生长习性,观察野生大鲵的生活环境,还在中国大鲵生物科技馆全面了解大鲵完整的生命周期。调研发现,大鲵不仅可作特色美食,其体表提取的大鲵肽在生物医药、功能性食品、高端护肤品等领域应用广泛,产业化前景广阔。

此次调研,让扬帆霓航实践团深刻认识到大鲵产业“生态保护 + 科技创新 + 产业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他们认为,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大鲵产业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未来应持续关注其技术创新与商业应用,助力构建更完善的生态产业链。


矿山问道 青春作答

——绿野寻踪实践团

2025年6月28日至7月4日,绿野寻踪实践团奔赴冷水江锡矿山开展“三下乡”实践。他们踏上蜿蜒山道,直面交通颠簸的艰辛,以多元视角开启矿山探索之旅,在崎岖路途中,用脚步丈量土地,开启与历史、自然对话的篇章。

实践里,他们深入矿区乡镇,借采访传递环保与文化传承理念,从孩童童趣表达中,感知生态保护种子扎根童心;洞察矿山兴衰与转型期待,被红色墙绘故事触动,见证生态修复努力,触摸历史传承温度。设计调研方案,在沟通与探寻里,体会基层治理复杂,收获民众互动的温暖。

穿梭矿脉间,他们于生态修复见证、红色精神感悟、民生百态触摸中,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力量。青春在对矿山历史、生态、发展的叩问里,收获成长蜕变,以“三下乡”之行,书写赋能青春、扎根土地的生动故事。


青禾助农 振兴洋泉

——益水桃泉青禾团

2025年6月23日至30日,湘潭理工学院益水桃泉青禾团奔赴益阳桃江县洋泉湾村,开展以“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团队围绕文化调研、酒店规划与自媒体运营三大核心板块深耕实践。一方面深入挖掘当地“五道二十四碟”饮食文化,实地走访农场与电机厂,全面掌握产业发展现状;另一方面在洋泉湾酒店开展跟岗实践,编制标准化手册,并针对性制定绩效考核方案、用户体验表及旅游路线图。同时,依托“小红书 + 抖音 + 公众号”新媒体矩阵,密集发布系列推文与短视频,多维度展现当地文化魅力及酒店特色,有效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此次实践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三产融合在激活乡村发展动能中的关键价值,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调研分析、视频制作与团队协作能力,更坚定了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的决心。他们以青春之力扎根田野,用实际行动为洋泉湾村的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


青春筑梦 残健共融

——“知意倾心”实践团

2025年6月23日至6月30日,盛夏的蝉鸣里,“知意倾心”实践团带着热忱走进莲花山村,与上善助残机构并肩,铺开了一幅残健共融的暖心画卷。

在村庄的角落,他们俯身为残障朋友清扫房间,让整洁驱散阴霾;围在工作台前协助线圈加工,用指尖的力量为他们的就业梦想添砖加瓦。同心农场里,除草时的汗水与采摘时的欢笑交织,大家在泥土芬芳中读懂劳作的价值。夜幕降临,促膝长谈取代了初识的拘谨,实践团成员静静聆听残障朋友心底的期盼与故事,让理解在倾听中生根。

周国明老师的故事尤为动人——失去四肢的他,以嘴执笔,在宣纸上勾勒山河、书写人生,那份与命运抗争的坚韧,让每个在场者热泪盈眶。如今,实践团正通过社交媒体传递这份感动,用镜头记录残障群体的奋斗身影,让更多人看见他们的光芒。这群年轻人以青春为笔,在乡村振兴与残疾人事业的答卷上,写下属于新时代的担当。


高温淬炼意志,汗水浇灌成长!

这个夏天,“小香梨”们无畏“烤”验,

正完成一场华丽的蜕变!

脚步丈量土地,行动践行理念,

青春在助力基层实践的路上,

留下扎实而温暖的印记